日常知识问答
负负得正的通俗解释
2025-08-25 11:42  点击:0

数学中负负得正的意思是两个负数相乘最后得出的数是正数。乘法运算的法则“负负得正”只是一种规定,数的运算法则本来是规定的,而不是推导出来的。先规定运算法则,然后研究运算律是否成立。

在数学乘法中负负得正的原因解释有:

1、美国数学史家和数学教育家M·克莱因通过负债模型解决了“两负数相乘得正”的问题:

一人每天欠债5元,给定日期3天后欠债15元。如果将5元的宅记作-5,那么“每天欠债5元、欠债3天”可以用数学来表达:3×=-15。

同样一人每天欠债5元,那么给定日期3天前,他的财产比给定日期的财产多15元。如果我们用-3表示3天前,用-5表示每天欠债,那么3天前他的经济情况课表示为×=15。

2、相反数模型

5×3=5+5+5=15,×3=++=-15,所以,把一个因数换成他的相反数,所得的积就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,故×=15。